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行研 国外流行低温奶为何国人更爱常温奶

来源:kaiyun平台app官网    发布时间:2024-03-02 07:51:01
产品详情

  “每天一瓶奶,强壮中国人”的口号深入人心,牛奶成为了超高的性价比营养品,被人们寄予厚望。无论是《意林》里喝牛奶长个儿的日本小学生,还是营销号宣传的拿牛奶当水喝的强壮老外。总之都在说一个事儿,那就是要多喝奶,还得喝好奶。既然要喝好奶,低温鲜奶的口感和营养都更优,为什么国内市面上常见的还是利乐包装的常温奶呢?

  乳制品按生产的基本工艺通常分为四类,包括白奶、酸奶、奶酪及其他乳制品,其中白奶和酸奶属于液态奶。作为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最多的奶制品,2021年我国液态奶市场规模为3044亿元,这其中常温奶的市场规模远高于低温奶。

  数据来源:灼识咨询 注:低温奶=低温白奶+低温酸奶,常温奶=常温白奶+常温酸奶

  跟国外相比,当前我国低温奶消费比重是比较低的。一些海外国家奶源分布均匀、冷链建设也较为完善是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具体来看,欧美国家牧场资源丰富、冷链运输及相关配套较为发达。以英国为例,虽然脱欧以来货车司机紧缺导致供应链紧张,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来提供牛奶紧急保存服务,以较低的价格收购牛奶,并运送至其他卖场。邻国日韩由于地狭人稠且城镇化率高,运输较为便利,且当地饮食上的习惯与饮用低温牛奶契合,因此低温奶的消费也比较多。

  注:占比相加超过1由数据四舍五入所致;中国数据截至2021年,其他几个国家数据截至2020年

  我国乳制品的产业特征使得低温奶在国内市场中价格偏高,难以流行开来。首先,我国原奶供给不足且奶源分布不均。其次,考虑到国家人口数量,我国乳制品产量难以满足需求。2021年中国人均原奶产量约为每天73克,远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的推荐摄入量。奶不够喝咋办?进口呗。在全球乳制品进口贸易中,中国占比达到了23.6%,远高于其他几个国家。没错!你喝的国产奶也有相当一部分产自洋奶牛。

  除此之外,我国冷链运输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制约低温奶发展的一大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硬件设施缺乏且设备分布不均,大多分布在在沿海地带和一线发达城市。低温奶较常温奶保质期短、存储条件高。冷链一旦跟不上,低温奶没等送上餐桌就得变成“酸奶”。

  由于低温奶保质期短、存储条件高的特点,低温奶市场主要由地方性乳企主导。北京的三元、上海的光明、南京的卫岗……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身个人的童年记忆。当前,低温奶市场集中度逐步扩大,形成以光明、新乳业为代表的区域龙头乳企、全国性乳企(伊利、蒙牛)、中小乳企和具有特色的新兴品牌——三类市场主体竞争的格局。

  以伊利、光明、新乳业为例,近年来三家公司的营业收入整体都呈增长趋势。2022年三家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均为液态奶业务,其中新乳业的液态奶业务比重最大占比约九成,相对伊利、光明,产品品类更加聚焦。基本的产品矩阵中,树大根深的伊利的品类最多,布局各类乳制品,抗风险能力更强。

  从产品及渠道布局看,伊利在全国各区域的营收占比最为均衡,其中华北是比重最大的区域。光明以上海为核心,同时重点辐射华东,并向全国延伸。新乳业则以西南为核心,随着近年来营收的增长,全国化布局的进程也随之加快。

  从营运能力看,2022年伊利、光明、新乳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受疫情影响都有所上升,这也给公司能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光明与新乳业主打低温奶,相较于伊利更加依赖“产地销”。而上海作为光明的业务核心范围受疫情影响更大,仓库存储上的压力凸显出来。

  在冷链技术进步与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低温奶的渗透率正在提升。当前我国常温奶消费市场增速接近饱和,低温奶消费市场更具增长潜力。2016-2020年我国人均低温奶的消费量和消费额均得到增长。即使在疫情影响下,低温奶的人均消费消费额仍在上升。

  随着低温奶竞争愈发激烈,一些品牌开始涉足超巴奶这一新赛道。超巴奶(ESL乳)的杀菌温度介于巴氏奶和常温奶之间,保质期更长,销售半径更远。而且超巴奶的营养成分以及口感与传统巴氏奶接近。除了技术难点、成本高点,结合众家之长的超巴奶几乎没毛病。目前超巴奶在德国、日本、韩国比较流行。随技术的成熟,国内头部乳企正纷纷推出超巴奶品牌,例如君乐宝悦鲜活、光明新鲜牧场。

  国外流行低温奶,为何国人更爱常温奶?其实是由于我国牛奶产量少和冷链运输系统的不完善,常温奶才在我国市场中占据了主流地位。长期以来,常温奶用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方式,尽可能地为国人带来健康营养。在消费需求、冷链运输设施和生产技术都在一直在升级发展的今天,低温奶必将成为更多人的健康生活之选。

上一篇: 资本都在吹嘘的低温奶就是一个伪命题

下一篇: 一杯酸奶45元算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