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532-83136898        info@jinsanyang.com
Chinese   English

新闻中心

hth华体会全站入口:封堵器生产线以及封堵器的制备方法pdf

来源:hth华体会全站入口    发布时间:2025-09-29 16:35:57
hth359华体会: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封堵器生产线以及封堵器制备方法。封堵器生产线包括自动化编织机、熔头装置以及塑形治具,自动化编织机用于将编织线自动编织出第一半成品;第一半成品能放置于熔头装置中,熔头装置能对第一半成品的两端加热以封堵第一半成品的两端形成第二半成品;塑形治具包括塑形壳体、上盖体和下盖体,该塑形壳体的上部可拆卸安装有上盖体,下部可拆卸安装有下盖体,塑形壳体的内部形成塑形腔,第二半成品能被放置于塑形腔后被塑形成为封堵器。该封堵器生产线以及封堵器制备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封堵器的半自动化生产,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6905177 A (43)申请公布日 2023.10.20 (21)申请号 6.7 (22)申请日 2023.07.28 (71)申请人 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2629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 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天和西路30 号院1号楼1-4层 (72)发明人 钱克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专利代理师 郭利娜 (51)Int.Cl. D04C 3/00 (2006.01) A61B 17/00 (2006.01) D04C 3/48 (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7页 (54)发明名称 封堵器生产线以及封堵器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 封堵器生产线以及封堵器制备方法。封堵器生产 线包括自动化编织机、熔头装置以及塑形治具, 自动化编织机用于将编织线自动编织出第一半 成品 ;第一半成品能放置于熔头装置中,熔头装 置能对第一半成品的两端加热以封堵第一半成 品的两端形成第二半成品;塑形治具包括塑形壳 体、上盖体和下盖体,该塑形壳体的上部可拆卸 安装有上盖体,下部可拆卸安装有下盖体,塑形 壳体的内部形成塑形腔,第二半成品能被放置于 塑形腔后被塑形成为封堵器。该封堵器生产线以 及封堵器制备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封堵器的半自动化 A 生产,高效实现编织、两端熔头和塑形,提高生产 7 效率,且生产出的编织器精度高,成品的一致性 7 1 5 和合格率高。 0 9 6 1 1 N C CN 116905177 A 权利要求书 1/2页 1.封堵器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 自动化编织机(200),包括架体(220)、多个拨盘(230)、挂线)呈圆形布置且均与所述架体(220)活动连接,多个所述拨盘 (230)中的若干个所述拨盘(230)上伸出编织线,所述编织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挂线)连接,所述挂线),多个所述拨盘(230)能与所述挂线)相对转动以使多个所述编织 线在所述挂线)上编织出第一半成品; 熔头装置(400),所述第一半成品能放置于所述熔头装置(400)中,所述熔头装置(400) 能对所述第一半成品的两端加热以封堵所述第一半成品的两端形成第二半成品; 塑形治具(300),包括塑形壳体(310)、上盖体(320)和下盖体(330),该塑形壳体(310) 的上部可拆卸安装有所述上盖体(320),下部可拆卸安装有所述下盖体(330),所述塑形壳 体(310)的内部形成塑形腔,所述第二半成品能被放置于所述塑形腔后被塑形成为封堵器 (500)。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架体(220)包括: 安装框架(221); 基座(222),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221),多个所述拨盘(230)均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 (222)上,所述拨盘(230)能带动相邻的所述拨盘(230)转动,其中一个所述拨盘(230)下方 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基座(222)。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自动化编织机(200)还包括 导向组件(250),所述导向组件(250)安装于所述架体(220),所述导向组件(250)包括: 导向杆(251),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安装于所述架体(220); 导向块(252),与所述导向杆(251)滑动配合,所述夹头(240)安装于所述导向块(252)。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挂线),沿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浮动件(212)中空设置形成腔体且两端分别开设 第一过孔(21221)和第二过孔(21211),部分所述固定件(211)位于所述腔体且穿设所述第 二过孔(21211),所述浮动件(212)与所述固定件(211)浮动连接且能限位于所述固定件 (211)的一端; 多个挂钩(214)和编织管(215),多个所述挂钩(214)均与所述浮动件(212)相连且沿所 述编织管(215)的周向布置,所述挂钩(214)具有挂线状态和脱线)上 开设第一穿设孔(2151),挂线)穿设所述第一穿设孔(2151)且所述挂 钩(214)的自由端凸出所述编织管(215)设置,编织线)外壁之间,多个所述挂钩(214)均能被所述浮动件(212)压缩靠近所述编织管(215)以 使所述挂钩(214)处于所述脱线)的自由端能沿所述第一穿设孔(2151) 的孔壁内缩以使所述编织线所述的封堵器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211)包括: 杆部(2113),穿设第二过孔(21211),所述杆部(2113)一端用于与编织机的机头连接; 法兰(2111),凸设于所述杆部(2113)另一端的周向表面; 所述挂线 CN 116905177 A 权利要求书 2/2页 端分别抵接所述法兰(2111)以及所述浮动件(212)。 6.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堵器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挂钩(214)包括: 第一连接部(2141),与所述浮动件(212)连接; 变形部(214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41)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变形部(2142)与所述编 织管(215)的外壁间隔设置;所述编织管(215)还开设第二穿设孔(2152),所述变形部 (2142)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2141)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二穿设孔(2152); 钩部(2143),所述钩部(2143)与所述变形部(2142)相连,且部分所述钩部(2143)位于 所述编织管(215)内部,所述钩部(2143)末端穿设所述第一穿设孔(2151)。 7.依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封堵器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熔头装置(400)包 括: 支撑座(410); 治具机构(420),包括容置组件(421)和熔头组件(422),所述容置组件(421)内设容置 封堵器主体(510)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熔头组件(422)安装于所述容置组件(421)的一端, 所述熔头组件(422)内设有用于容置封堵器端头(520)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 以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均能被打开以使封堵器(500)能放入所述治具机构(420)内,所述治 具机构(420)安装于所述支撑座(410); 加热机构(430),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410),所述加热机构(430)能够加热所述熔头 组件(422)以使所述封堵器端头(520)被熔化,或远离所述熔头组件(422)。 8.依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封堵器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上盖体(320)以及 所述下盖体(330)上均设置有卡扣(321),所述塑形壳体(310)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321)配 合的卡槽(3111)。 9.依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封堵器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封堵器(500)上涂 覆有显影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封堵器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封堵器(500)上涂 覆有抗凝涂层。 11.依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封堵器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封堵器(500)采用 不可降解材料或可降解材料制备而成;所述不可降解材料包括普通医用塑料或金属;所述 可降解材料包括聚乳酸、聚左旋乳酸、聚右消旋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对二氧环己 酮、聚羟基丁酸酯、聚酸酐、聚磷酸酯、聚氨酯、聚碳酸酯或丝素蛋白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 按照任意比例组成的共聚物。 12.封堵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S10:使用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化编织机(200)编织所述第一半成品; S20:使用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熔头装置(400)对所述第一半成品进行两端熔头 形成所述第二半成品; S30:使用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塑形治具(300)对所述第二半成品进行塑形形成 所述封堵器(50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封堵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20中,加热温度100 ℃‑200℃,时间20s‑60s;熔头完成常温下静置10min‑25min;所述S30中,将所述塑形治具 (300)放入线h‑4h。 3 3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 1/10页 封堵器生产线以及封堵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堵器生产线以及封堵器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出生后5~7月左右,大多数人 房间隔的继发隔和原发隔相互黏连、融合形成永久性房间隔,若未融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 (patent forament ovale,PFO)。约25%~34%的成人卵圆窝部两层隔膜未完全融合,中间 遗留一个永久性的裂缝样缺损。 [0003] 卵圆孔一般在生后第1年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闭, 成年人中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卵圆孔未闭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 异常,在正常人群中约4人中即可检出1人患有此病。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卵圆孔未闭一般不 引起两房间的分流,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并无影响,因而认为“无关紧要”。近年来的许多研 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病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通过未闭的 卵圆孔,下列栓子可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①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的血栓; ②潜水病或减压病所致的空气栓子;③手术或外伤后形成的脂肪栓子。而且对于发生过血 栓事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其再发的危险性依然很高。因此,针对病因治疗,封闭高危人群的 开放的卵圆孔,有望降低患者的发生率。另外,也发现卵圆孔未闭与减压病、偏头痛等的发 病有关,闭合卵圆孔可能有益于上述患者。经导管介入封堵是治疗PFO合并矛盾性栓塞的有 效手段。 [0004] 传统的封堵使用的是封堵器,封堵器需要经过编织、两端熔头和整体塑形,编织时 为手工编织,效率极其低下,按80cm编织长度计,熟练工每3天编织2个,而且因为人员水平 不一,成品合格率极低;主体的熔接、塑形均手工步骤。这显然是不能满足精益求精的医疗 需要。 [0005]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封堵器生产线以及封堵器制备防反,以解决以上问题。目前急 需高精度、减少人工误差的封堵器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封堵器生产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封堵器的半自动化生 产,高效实现编织、两端熔头和塑形,提高生产效率,且生产出的编织器精度高,成品的一致 性和合格率高。 [0007]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封堵器制备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封堵器的半自动化 生产,高效实现编织、两端熔头和塑形,提高生产效率,且生产出的编织器精度高,成品的一 致性和合格率高。 [0008]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 封堵器生产线] 自动化编织机,包括架体、多个拨盘、挂线脱线装置以及夹头,多个上述拨盘呈圆 形布置且均与上述架体活动连接,多个上述拨盘中的若干个上述拨盘上伸出编织线,上述 编织线的另一端均与上述挂线脱线装置连接,上述挂线脱线装置安装于上述夹头,上述夹 头安装于上述架体,多个上述拨盘能与上述挂线脱线装置相对转动以使多个上述编织线在 上述挂线脱线装置上编织出第一半成品; [0011] 熔头装置,上述第一半成品能放置于上述熔头装置中,上述熔头装置能对上述第 一半成品的两端加热以封堵上述第一半成品的两端形成第二半成品; [0012] 塑形治具,包括塑形壳体、上盖体和下盖体,该塑形壳体的上部可拆卸安装有上述 上盖体,下部可拆卸安装有上述下盖体,上述塑形壳体的内部形成塑形腔,上述第二半成品 能被放置于上述塑形腔后被塑形成为封堵器。 [0013]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上述架体包括: [0014] 安装框架; [0015] 基座,安装于上述安装框架,多个上述拨盘均转动安装于上述基座上,上述拨盘能 带动相邻的上述拨盘转动,其中一个上述拨盘下方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上述驱动电机安 装于上述基座。 [0016]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上述自动化编织机还包括导向组件,上述导向组件安装于 上述架体,上述导向组件包括: [0017] 导向杆,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安装于上述架体; [0018] 导向块,与上述导向杆滑动配合,上述夹头安装于上述导向块。 [0019]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上述挂线] 浮动件,沿预设方向延伸,上述浮动件中空设置形成腔体且两端分别开设第一过 孔和第二过孔,部分上述固定件位于上述腔体且穿设上述第二过孔,上述浮动件与上述固 定件浮动连接且能限位于上述固定件的一端; [0022] 多个挂钩和编织管,多个上述挂钩均与上述浮动件相连且沿上述编织管的周向布 置,上述挂钩具有挂线状态和脱线状态,上述编织管上开设第一穿设孔,挂线状态的上述挂 钩穿设上述第一穿设孔且上述挂钩的自由端凸出上述编织管设置,编织线挂设于上述挂钩 和上述编织管外壁之间,多个上述挂钩均能被上述浮动件压缩靠近上述编织管以使上述挂 钩处于上述脱线状态,上述挂钩的自由端能沿上述第一穿设孔的孔壁内缩以使上述编织线 被上述编织管限位并从上述挂钩脱下。 [0023]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上述固定件包括: [0024] 杆部,穿设第二过孔,上述杆部一端用于与编织机的机头连接; [0025] 法兰,凸设于上述杆部另一端的周向表面; [0026] 上述挂线脱线装置还包括弹性件,上述弹性件套设于上述杆部且两端分别抵接上 述法兰以及上述浮动件。 [0027]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上述挂钩包括: [0028] 第一连接部,与上述浮动件连接; [0029] 变形部,与上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至少部分上述变形部与上述编织管的外壁间隔 设置;上述编织管还开设第二穿设孔,上述变形部背离上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穿设上述第 5 5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 3/10页 二穿设孔; [0030] 钩部,上述钩部与上述变形部相连,且部分上述钩部位于上述编织管内部,上述钩 部末端穿设上述第一穿设孔。 [0031]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上述熔头装置包含: [0032] 支撑座; [0033] 治具机构,包括容置组件和熔头组件,上述容置组件内设容置封堵器主体的第一 容置空间,上述熔头组件安装于上述容置组件的一端,上述熔头组件内设有用于容置封堵 器端头的第二容置空间,上述第一容置空间以及上述第二容置空间均能被打开以使封堵器 能放入上述治具机构内,上述治具机构安装于上述支撑座; [0034] 加热机构,活动连接于上述支撑座,上述加热机构能够加热上述熔头组件以使上 述封堵器端头被熔化,或远离上述熔头组件。 [0035]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上述上盖体以及上述下盖体上均设置有卡扣,上述塑形壳 体上设置有与上述卡扣配合的卡槽。 [0036]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上述封堵器上涂覆有显影涂层。 [0037]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上述封堵器上涂覆有抗凝涂层。 [0038]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上述封堵器采用不可降解材料或可降解材料制备而成;上 述不可降解材料包括普通医用塑料或金属;上述可降解材料包括聚乳酸、聚左旋乳酸、聚右 消旋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羟基丁酸酯、聚酸酐、聚磷酸酯、聚氨 酯、聚碳酸酯或丝素蛋白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按照任意比例组成的共聚物。 [0039] 封堵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0040] S10:使用权利要求1‑11任一项上述的自动化编织机编织上述第一半成品; [0041] S20:使用权利要求1‑11任一项上述的熔头装置对上述第一半成品进行两端熔头 形成上述第二半成品; [0042] S30:使用权利要求1‑11任一项上述的塑形治具对上述第二半成品进行塑形形成 上述封堵器。 [0043]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上述S20中,加热温度100℃‑200℃,时间20s‑60s;熔头完成 常温下静置10min‑25min; [0044] 上述S30中,将上述塑形治具放入线h‑4h。 [00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46]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堵器生产线,通过采用自动化编织机,将编织线在拨盘上安装 好,编织线的另一端连接到挂线装置上,通过拨盘和挂线装置的相对转动使得编织线在挂 线装置上编织出第一半成品,将第一半成品从挂线装置上取下,此时,第一半成品的两端为 开口状态,将第一半成品放入熔头装置中进行自动熔头,形成第二半成品;在将第二半成品 从熔头装置中取出放入到塑形治具的塑形腔中塑形,从编织到两端熔头再到整体塑形均采 用相应的机械装置完成,无需手工,实现了封堵器的半自动化生产,高效实现编织、两端熔 头和塑形,提高生产效率,且生产出的编织器精度高,成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高。 [004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封堵器的制备方法,通过上述封堵器生产线依次进行编织、两 端熔头以及塑形的操作,能够实现封堵器的半自动化生产,高效实现编织、两端熔头和塑 6 6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 4/10页 形,提高生产效率,且生产出的编织器精度高,成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高。 附图说明 [0048]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编织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0049]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编织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0050]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挂线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挂线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挂线脱线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53]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熔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堵器和治具机构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堵器和治具机构闭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0056]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塑形治具的结构图以及爆炸图。 [0057] 图中: [0058] 200、自动化编织机; [0059] 210、挂线、杆部; [0061] 212、浮动件;2121、管部;21211、第二过孔;2122、限位部;21221、第一过孔; [0062] 213、弹性件; [0063] 214、挂钩;2141、第一连接部;2142、变形部;2143、钩部; [0064] 215、编织管;2151、第一穿设;2152、第二穿设孔; [0065] 216、连接件; [0066] 220、架体;221、安装框架;222、基座; [0067] 230、拨盘; [0068] 240、夹头; [0069] 250、导向组件; 251、导向杆; 252、导向块; [0070] 260、托架; 270、报警器; 280、万向轮; [0071] 300、塑形治具;310、塑形壳体;311、半壳体;3111、卡槽;320、上盖体;321、卡扣; 330、下盖体; [0072] 400、熔头装置; [0073] 410、支撑座;411、支撑主体;4111、安装槽;4112、凹陷;412、显示板; [0074] 420、治具机构;421、容置组件;4211、底座;42111、第一凹槽;4212、上盖;42121、盖 部;42122、夹持块;421221、子凹槽;4213、锁紧件; [0075] 422、熔头组件;4221、下熔头;4222、上熔头;42221、第四凹槽; [0076] 430、加热机构;431、加热件;4311、凸起; [0077] 500、封堵器;510、封堵器主体;520、封堵器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7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 7 7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 5/10页 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7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 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 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 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 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80]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81]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 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 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8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封堵器生产线的半自动化生产,高效实现 编织、两端熔头和塑形,提高生产效率,且生产出的编织器精度高,成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 高。如图1‑图9所示,封堵器生产线包括架体220、多个拨盘230、挂线 呈圆形布置且均与架体220活动连接,多个拨盘230中的若干个拨盘230上伸出编织线,编织 线的另一端均与挂线,多个拨盘230能与挂线相对转动以使多个编织线在挂线 上编织出第一半成品;第一半成品能放置于熔头装置400中,熔头装置400能对第一半成品 的两端加热以封堵第一半成品的两端形成第二半成品;塑形治具300包括塑形壳体310、上 盖体320和下盖体330,该塑形壳体310的上部可拆卸安装有上盖体320,下部可拆卸安装有 下盖体330,塑形壳体310的内部形成塑形腔,第二半成品能被放置于塑形腔后被塑形成为 封堵器500。 [0083] 上述封堵器生产线,将编织线上安装好,编 织线的另一端连接到挂线和挂线装置的相对转动使得编织线 在挂线装置上编织出第一半成品,将第一半成品从挂线装置上取下,此时,第一半成品的两 端为开口状态,将第一半成品放入熔头装置400中进行自动熔头,形成第二半成品;在将第 二半成品从熔头装置400中取出放入到塑形治具300的塑形腔中塑形,从编织到两端熔头再 到整体塑形均采取对应的机械装置完成,无需手工,实现了封堵器500的半自动化生产,高 效实现编织、两端熔头和塑形,提高生产效率,且生产出的编织器精度高,成品的一致性和 合格率高。 [0084] 其中,第一半成品和第二半成品均是封堵器500在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状态。 [0085] 可选地,如图1所示,架体220包括安装框架221以及基座222,基座222安装于安装 框架221,多个拨盘230均转动安装于基座222上,拨盘230能带动相邻的拨盘230转动,其中 8 8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 6/10页 一个拨盘230下方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未示出),驱动电机安装于基座222。通过驱动电机 带动拨盘230转动,以使编织线在挂线上编织出第一半成品。 [0086]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化编织机200还包括导向组件250,导向组件250安 装于架体220,导向组件250包括导向杆251和导向块252,导向杆251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安装 于架体220;导向块252与导向杆251滑动配合,夹头240安装于导向块252。通过上述设置,夹 头240能够沿导向杆251的方向调节高度,需要说明的是,导向块252应与对应的驱动件连 接,以驱动导向块252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将挂线调整到合适的高度。 [0087] 可选地,如图2所示,自动化编织机200还包括托架260,托架260安装于基座222,并 位于多个拨盘230的中心,多个编织线的外周,上述设置,拨盘230能够将 多个编织线撑起,保证在编织过程中,编织线的紧绷程度足够,保证第一半成品的编织紧密 程度,提高第一半成品的编织品质。 [0088] 可选地,自动化编织机200还包括至少三个万向轮280,至少三个万向轮280安装于 安装框架221的底部,可以方便整个自动化编织机200的移动。本实施例中,安装框架221呈 立方体,万向轮280设置有四个,分别安装在安装框架221的四个角部,在其他实施例中,万 向轮280的个数还可以是三个、五个或者更多个,在此不作限定。 [0089] 优选地,如图1所示,自动化编织机200还包括报警器270,报警器270安装于安装框 架221的顶部,用于对自动化编织机200的故障进行及时地提醒。 [0090] 下面结合图3‑图5对挂线和编织管215,浮动件212沿预设方向延 伸,浮动件212中空设置形成腔体且两端分别开设第一过孔21221和第二过孔21211,部分固 定件211位于腔体且穿设第二过孔21211,浮动件212与固定件211浮动连接且能限位于固定 件211的一端;多个挂钩214均与浮动件212相连且沿编织管215的周向布置,挂钩214具有挂 线状态和脱线设置,编织线压缩靠近编织管215以使挂钩214处于脱线 的自由端能沿第一穿设孔2151的孔壁内缩以使编织线] 上述挂线处于挂线,操作 人员可以直接将编织线上,省去了头钉的插接步骤,编织结束需要将编织线的一侧压 缩,并相对编织管215向内收缩,使得编织线的外壁限位,进而使得挂钩214与 编织线脱离,进而可以方便快速地将第一半成品取下,且由于浮动件212与固定件211的浮 动连接设置,浮动件212复位后,挂钩214复位,操作者即可进行下次编织线的安装,且拆卸 编织线时只需一个动作即可完成多个编织线的卸下,效率大幅提升,此过程无需设置头钉, 防止头钉多次插拔造成头钉的安装不稳,进而能够防止编织线且两端分别抵接浮动件212以及固定件211上,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固定件211和浮动件 212的浮动连接,也即浮动件212向挂钩214移动时,固定件211不动,弹性件213压缩,当外力 撤走,弹性件213伸长,推动浮动件212复位。 [0093] 具体而言,固定件211包括杆部2113和法兰2111,杆部2113穿设第二过孔21211且 9 9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 7/10页 一端用于与编制机机头连接,法兰2111凸设在杆部2113另一端的周向表面上,弹性件213抵 接于法兰2111。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弹性件213的安装有个较好的抵接位置。 [0094] 优选地,如图5所示,法兰2111与腔体直径适配,和/或固定件211与第二过孔21211 直径适配。上述设置,能够使得法兰2111沿着腔体的内壁滑动,或者固定件211沿着第二过 孔21211的孔壁滑动,保证浮动件212移动的过程中,方向的精准和唯一性。 [0095]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浮动件212背离固定件211的一端呈管状的,浮动件 212的内壁直径小于挂钩214最外侧的直径,以使挂钩214能被浮动件212的内壁压缩。 [0096]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浮动件212包括管部2121和限位部2122,管部2121 内部中空且固定件211穿设管部2121的一端;限位部2122呈环状形成第一过孔21221向内凸 设于管部2121的另一端,限位部2122用于压缩挂钩214。优选地,管部2121和限位部2122可 拆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在长时间使用后,如果限位部2122发生磨损可以单独更换限位部 2122。 [0097] 可选地,如图5所示,挂线,第二连接部2112一端与法兰211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216可拆连接,多个挂钩 214均与连接件216背离第二连接部2112的一端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连接件216为挂钩214 的安装提供位置,且使得挂钩214的第二连接部2112无需设置的过长;另一方面,在组装时, 可以先将连接件216和挂钩214在外部装好,再将连接件216和第二连接部2112在浮动件212 的内部连接,分开安装提高安装的效率。 [0098] 可选地,连接件216与第二连接部2112螺纹连接。方便快速拆装。 [0099] 可选地,如图4所示,挂钩214包括第一连接部2141、变形部2142以及钩部2143,第 一连接部2141与浮动件212通过连接件216连接;变形部2142与第一连接部2141连接,至少 部分变形部2142与编织管215的外壁间隔设置;编织管215还开设第二穿设孔2152,变形部 2142背离第一连接部2141的一端穿设第二穿设孔2152;钩部2143与变形部2142相连,且部 分钩部2143位于编织管215内部,钩部2143末端穿设第一穿设孔2151。通过上述设置,浮动 件212靠近挂钩214时,压缩变形部2142,使得变形部2142靠近编织管215的外壁,带动钩部 2143内收使得钩部2143的末端即整个挂钩214的自由端沿第一穿设孔2151内收,编织管215 的外壁对编织线与编织线] 优选地,处于脱线中。上述设置,通过 将钩部2143的长度设置到一定的范围内,使得脱线的末端位于第一穿设 孔2151中,即钩部2143复位之前不会脱离第一穿设孔2151,在复位时,还能从第一穿设孔 2151中穿出,防止钩部2143在脱线内部后,无法精准复位到第一穿设 孔2151中。 [0101] 优选地,如图4所示,处于挂线的外 壁呈钝角设置。能够方便在变形部2142被压缩时的变形,带动钩部2143移动,且对浮动件 212的阻力较小。 [0102]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二穿设孔2152,变形部2142位于编织管215的端 部外,挤压变形部2142带动钩部2143内缩也可以实现钩部2143与编织线快速脱离。其中,第 一穿设孔2151可以为孔,也可以沿预设方向通到编织管215的端部豁开,在此不作限定。 [0103] 下面结合图6‑图8对熔头装置40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6‑图8所示,该熔头装置 10 10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 8/10页 400包括支撑座410、治具机构420以及加热机构430,治具机构420包括容置组件421和熔头 组件422,容置组件421内设容置封堵器主体510的第一容置空间,熔头组件422安装于容置 组件421的一端,熔头组件422内设有用于容置封堵器端头520的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 间以及第二容置空间均能被打开以使封堵器500能放入治具机构420内,治具机构420安装 于支撑座410;加热机构430活动连接于支撑座410,加热机构430能够加热熔头组件422以使 封堵器端头520被熔化,或远离熔头组件422。该熔头装置400通过在支撑座410上安装治具 机构420,将封堵器500放入治具机构420中,封堵器主体510放入第一容置空间,封堵器端头 520放入熔头组件422的第二容置空间后,加热机构430在支撑座410上对熔头组件422进行 加热以使封堵器500的端头被熔化后封闭,整个过程中,只需手动将封堵器500放入治具机 构420中,加热时,脱离手工,降低劳动强度,封堵器端头520形状与第二容置空间一致,保证 了封堵器端头520的一致性,进而保证了封堵器500的一致性。 [0104]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支撑座410包括支撑主体411,支撑主体411前侧开设安装槽 4111,治具机构420安装于安装槽4111且熔头组件422凸出于支撑主体411表面,以使加热机 构430能够较为方便地单独对熔头组件422进行加热。 [0105] 优选地,治具机构420可拆安装于安装槽4111内,也即操作者可以将治具机构420 从支撑主体411上拿下,对封堵器500进行放置,操作空间比较宽裕。当然在其他实施中,如 治具机构420在安装槽4111内不可拆,在支撑主体411上设置足够大的供治具机构420打开 的空间即可,在此不作限定。其中治具机构420与安装槽4111的可拆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 卡接、螺纹连接、扣接等,在此不作赘述。 [0106]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加热机构430包括两个加热件431,两个加热件431能沿第 二方向(图中Y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加热或松开熔头组件422,第二方向与熔头组件 422的延伸方向(也即第一方向,图中X方向)垂直。通过上述设置,两个加热件431之间用于 夹持熔头组件422进而加热封堵器端头520,当两个加热件431远离时,可以对封堵器500进 行取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治具机构420安装到底座4211上后,第一方向为竖直方 向,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也可以为水平方向。在治具机构420从底座4211上拆下后,第 一方向可以根据操作的方便性进行调节,在此不作限定。 [0107] 其中,加热件431可以由驱动件(未示出)驱动,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动化地加热。 [0108] 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件431的个数可以为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多个加热件431以 熔头组件422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即可,只要多个加热件431靠近后将熔头组件422围合即 可,在此不作限定。 [0109] 优选地,加热件431上设置凸起4311,支撑主体411上设置凹陷4112,凸起4311和凹 陷4112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凸起4311能沿凹陷4112滑动。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加热件431能 够精准沿第二方向滑动,保证两个加热件431扣合的位置刚好将熔头组件422围住,避免因 位置不准造成熔头组件422的变形。 [0110] 其中,熔头组件422由导热材质制成,例如金属,容置组件421与熔头组件422的材 质不同,导热性能弱于熔头组件422,以使封堵器主体510不受加热的影响,容置组件421可 以选择耐高温的塑料等。 [0111] 下面结合图7和图8对治具机构420的结构进行说明。 [0112] 如图7和图8所示,容置组件421包括底座4211、上盖4212和锁紧件4213,底座4211 11 11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 9/10页 开设第一凹槽42111,第一凹槽42111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一端开口;上盖4212与底座4211枢 接且能扣合于底座4211,上盖4212开设第二凹槽(未标注),第一凹槽42111和第二凹槽共同 形成第一容置空间;锁紧件4213安装于底座4211或上盖4212并能将底座4211和上盖4212锁 紧或松开。通过对锁紧件4213的操作,能够较为方便地将上盖4212打开以及将上盖4212扣 合在底座4211上,其中,锁紧件4213可以与底座4211和上盖4212中的一个枢接,且设置弹性 结构,按压锁紧件4213的一端使得其另一端翘起,上盖4212可以脱离底座4211,松开锁紧件 4213,锁紧件4213的另一端压合在底座4211和上盖4212中的另一个的边缘上,实现底座 4211和上盖4212的锁紧。 [0113] 优选地,如图7所示,上盖4212包括盖部42121和多个夹持块42122,盖部42121与底 座4211枢接且能扣合于底座4211;多个夹持块42122均安装于盖部42121朝向底座4211的一 侧,多个夹持块42122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夹持块42122上开设子凹槽421221,多个子凹槽 421221以及相邻的子凹槽421221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凹槽。通过多个夹持块42122的设置, 能够减小上盖4212的重量,降低人工搬运的劳动强度。 [0114] 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夹持块42122可以被一个整体的凸起4311代替,凸起4311上 开设第二凹槽,在此不作限定。 [0115] 优选地,熔头组件422包括下熔头4221和上熔头4222,下熔头4221安装于第一凹槽 42111的开口端并沿第一方向延伸,下熔头4221上开设第三凹槽(与封堵器端头520重合,未 标注);上熔头4222安装于上盖4212并与下熔头4221对应设置,上熔头4222开设第四凹槽 42221,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42221共同形成第二容置空间。通过上述设置,在上盖4212远离 底座4211时,同时上盖4212带动上熔头4222远离下熔头4221,只需一步操作。 [0116] 本实施中,上熔头4222安装在最外侧的夹持块42122上。在其他实施中,上熔头 4222还可以安装在盖部42121上,在此不作限定。 [0117]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上熔头4222和下熔头4221单独进行枢接并使用单独的锁 定件,上熔头4222不与上盖4212连接。 [0118] 优选地,如图8所示,置于治具组件内的封堵器端头520延伸至熔头组件422外。通 过上述设置,在熔头结束后,操作者可以沿着熔头组件422的自由端对封堵器端头520进行 切割的操作,提高封堵器端头520的长度的一致性。 [0119] 优选地,支撑座410还包括显示板412,显示板412与支撑主体411连接,支撑座410 上设置有压力表、温度表、保压表和计数表。 [0120] 压力表能测量左右两个加热件431夹紧时的压力,防止加热件431的夹紧力过大造 成熔头组件422被压坏损伤。温度表能测量加热件431的温度,为熔头提供确定的温度设置, 能够保证熔头组件422为封堵器端头520提供合适的加热温度。 [0121] 保压表能为保压提供监控,当两个加热件431夹紧并加热封堵器端头520实施熔头 后,熔体会因为冷却而收缩,这时需要两个加热件431进一步夹紧以保持封堵器端头520在 固化时没有中空,进而防止封堵器端头520的外形由于不与熔头组件422内壁贴合造成的外 形的变形。计数表是记录生产班次加工的产品数量,方便现场统计生产件数。 [0122] 可选地,如图9所示,上盖体320以及下盖体330上均设置有卡扣321,塑形壳体310 上设置有与卡扣321配合的卡槽3111。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较为方便地将上盖体320和下盖 体330安装到塑形壳体310上。 12 12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 10/10页 [0123] 可选地,如图9所示,塑形壳体310由两个可拆连接的半壳体311组成,能够方便地 将封堵器500放进去,塑形壳体310中间形成有成型环状板,封堵器500塑形后,形成两头大 中间小的形状,进而方便使用其他的送入器械放入到人体中去。 [0124] 可选地,如图9所示,上盖体320以及下盖体330上均设置有卡扣321,塑形壳体310 上设置有与卡扣321配合的卡槽3111。能够快速实现上盖体320以及下盖体330分别与塑形 壳体310的可拆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扣合连接或者螺纹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0125] 优选地,封堵器500上涂覆有显影涂层。方便观察封堵器500在人体内的位置。 [0126] 优选地,封堵器500上涂覆有抗凝涂层。防止封堵器500在放入人体内后,血液在封 堵器500上凝结生成血栓。 [0127] 可选地,封堵器500采用不可降解材料或可降解材料制备而成;不可降解材料包括 普通医用塑料或金属;可降解材料包括聚乳酸、聚左旋乳酸、聚右消旋乳酸、聚乙醇酸、聚己 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羟基丁酸酯、聚酸酐、聚磷酸酯、聚氨酯、聚碳酸酯或丝素蛋白中 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按照任意比例组成的共聚物。 [0128]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封堵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0129] S10:使用上述自动化编织机200编织第一半成品; [0130] S20:使用上述熔头装置400对第一半成品进行两端熔头形成第二半成品; [0131] S30:使用上述塑形治具300对第二半成品进行塑形形成封堵器500。 [0132] 通过采用上述封堵器生产线进行加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封堵器500的半 自动化生产,高效实现编织、两端熔头和塑形,提高生产效率,且生产出的编织器精度高,成 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高。 [0133] 优选地,S20中,加热温度100℃‑200℃,时间20s‑60s;熔头完成常温下静置10min‑ 25min。上述设置,既能保证熔头时,将封堵器500端头充分融化,静置后能够确保熔头位置 造型的稳定性。 [0134] 优选地,S30中,将塑形治具300放入线h‑4h。上述设置,能确保塑形充分变形,塑形后封堵器500主体的 形状保持稳定。 [0135]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有效的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 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 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内。 13 13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附图 1/7页 图1 14 14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附图 2/7页 图2 15 15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附图 3/7页 图3 16 16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附图 4/7页 图4 图5 17 17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附图 5/7页 图6 18 18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附图 6/7页 图7 19 19 CN 116905177 A 说明书附图 7/7页 图8 图9 20 20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SLT 533-2021 灌溉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ocx

  复合商业功能的老旧社区道路交互与通行及公共空间改造研究——以武汉市天声街菜场片区为例.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新闻中心